無法每天與父母共餐的孩子容易胖?一項對國內學齡兒童進行的飲食行為調查發現,近四成過胖兒無法每天與父母共餐,比例明顯偏高;近九成家長不知孩子每日應攝取的熱量。學者表示,家長必須先具有正確營養知識,陪孩子吃飯才有意義。
蘇太太的兒子剛滿七歲、體重就有卅四公斤!她說,「我知道兒子是個小胖子丫,偏偏他就愛吃炸雞等高熱量食物,只要我能早下班回家吃飯,一定會限制他。但看他嘴饞的樣子,有時又心軟。」因為媽媽,蘇小弟常到嘴的炸雞腿就飛了,他也滿腹委曲,「香噴噴的炸雞腿擺在桌上卻要我少吃,大人真的很奇怪耶!」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謝明哲說,北醫上月底對全台六一六名六到十五歲學齡兒童家長隨機電訪,意外發現兒童身體質量指數(BMI)與是否經常食用外賣便當、速食、零食、含糖飲料並無明顯差異,反倒是小胖子中有三七.三%無法每天與家長共餐,遠高於體位正常組的廿三.九%。
然而,有父母「陪吃」真的比較好嗎?謝明哲搖頭說,就像蘇太太一樣,多數家長只是「盲目」地限制孩子飲食,但對於學齡兒童每日該攝取多少卡路里、怎樣吃才健康,幾乎一無所知。
衛生署建議,七到九歲兒童每天攝取熱量一七五○至二○五○大卡;十至十二歲的大孩子應提高到二二○○至二二五○大卡,並各大類營養均衡,才能供應成長所需。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多數家長不但不清楚孩子每日應攝取的正確熱量,甚至有十二歲孩子的家長認為孩子每天只要一一○○大卡就夠。謝明哲說,這種離譜的認知,明顯是被瘦身廣告誤導。
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黃士懿說,吃高熱量食物一定會胖的說法不合邏輯,重點在於怎麼吃、吃的頻率,以及運動消耗量等。若家長能教導孩子吃炸雞前去皮、搭配高纖蔬果的飲食原則,炸雞並非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