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最需注意海鮮的新鮮度,日前新竹市一所貴族學校因魚排不夠新鮮,遭細菌汙染產生組織胺,導致該校數十名學生食物中毒;近日新竹市又有兩名小朋友,同樣吃了不新鮮的魚,起了紅疹等症狀,家長原以為是過敏,結果都是組織胺惹的禍。
署立新竹醫院小兒科醫師張寶玲表示,這名五歲男孩是因喝了味噌魚湯,而引起全身蕁麻疹,經治療後蕁麻疹症狀緩解,而另名二歲男孩則是在吃了炸魚排後,引起臉部潮紅、蕁麻疹、頭痛、噁心、嘔吐及腹瀉等狀況,經抗組織胺等治療後症狀緩解。
張寶玲表示,過去沒有對魚類、海鮮過敏病史者,並不表示就不會出現此種病症,如果魚肉被細菌汙染或魚被捕撈後未適當冷藏保鮮,魚肉中的胺基酸會被細菌的酵素代謝成組織胺,溫度愈高會使細菌活性愈強,且時間越久組織胺量愈多。烹煮過程雖可殺死細菌,但卻無法破壞組織胺,就算吃經過一百度高溫處理的魚肉,仍有可能產生組織胺中毒。
醫師說,組織胺魚肉中毒症狀主要為臉部潮紅、頭痛、頭暈、蕁麻疹、心悸、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通常在食用幾分鐘至一小時內即會出現,至多持續數小時。
如果以前吃魚沒有問題的孩子,在吃魚後有類過敏反應,即應考慮是組織胺魚肉中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