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至中/台北報導】
大陸毒奶粉事件延燒至今,仍未有結束跡象,前衛生署長陳建仁認為,政府的決策不夠完整,沒有做好風險評估及經濟效益評估,最早二‧五ppm的標準也有可議之處,任何傳染病、公共衛生問題都需因地制宜,不適合一味套用歐美標準。
陳建仁為中研院院士,曾擔任衛生署長、國科會主委,對烏腳病、肝炎研究,以及近來的SARS防疫頗有貢獻,廿五日出席中研院八十周年院慶科普演講,會後接受記者採訪,對三聚氰胺的處理提出建議。
陳建仁認為,衛生署最早訂出二‧五ppm為檢驗食物是否存有三聚氰胺的標準,確有不夠周到之處,因為那是歐美標準,歐美不像台灣那麼依靠大陸商品,且在事件發生後,已暫時禁止進口中國奶粉,二‧五ppm是在不接觸的狀況下訂出的標準,台灣應用台灣人的標準,畢竟許多嬰兒整天吃中國奶粉,「風險評估不該假借他國!」
另外政府也該進行經濟效益評估,包括檢驗成本和廠商損失,取得合理的平衡。陳建仁舉例,一九八○年代美國曾出現衛生棉條中毒休克症候群,政府要求廠商全面下架,給予六個月讓其證明清白,事後以科學報告為依據,告訴消費者衛生棉條本身無毒,只是不能連續使用超過六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