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新研究發現,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治療關節炎等病症,除可能傷害上消化道(胃與十二指腸第一段),也可能造成下消化道(十二指腸第二段以下與小腸、大腸)出血。國內醫師指,台灣有六成人口曾用過此類藥物,呼籲民眾切勿自行服用。
香港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昨公布一項包括台灣在內的三十二國研究,該研究歷時近四年,以四千五百名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為對象,將其分為兩組,一組服用新一代止痛藥COX-2抑制劑,另一組服用NSAID及氫離子阻斷劑。所有參與者接受為期六個月的治療,並定時接受評估。結果顯示,服用NSAID及氫離子阻斷劑者,約百分之三出現消化道併發症,另一組則不到百分之一,而NSAID組的消化道出血源頭,有六成五來自下消化道。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系教授陳家亮指小腸位於胃與大腸間,胃鏡及大腸鏡檢查都很難發現小腸出血,使得部分因小腸出血而致貧血患者,常無法釐清原因。小腸出血可能導致貧血外,也可能形成血栓,提高心臟病、腦中風風險。
台比率為國外三倍
日前曾發表NSAID恐增加中風機會研究的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張家勳,昨回應香港的研究表示,許多國人因服用NSAID引起消化道出血並住院,「比率是國外三倍」,現又證實它可能使小腸出血,呼籲國人需更小心使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羅鴻源也說,已知NSAID服用過量恐破壞腎功能,如今有證據顯示它可能使上、下消化道出血風險都提高,民眾絕對不能自行服用。
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注意事項
●目前已知該類藥物,可能破壞腎功能、提高中風風險、造成胃與十二指腸第一段出血,最新研究發現,它還可能引發十二指腸第二段以下與小腸、大腸出血
●已在用藥者切忌自行停藥,應回診諮詢醫師意見,未用此藥者也不要自行購買、使用
●若此類藥物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恐吐血、排出深黑色糞便;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恐排出血紅色、黑色糞便
●如造成嚴重消化道出血,可能導致貧血,造成頭昏、四肢無力、暈厥等,甚至形成血栓、死亡
資料來源:張家勳醫師、羅鴻源醫師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蘋果日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蘋果日報/邱俊吉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017680/IssueID/20101207,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