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糕是一種常見於粵式茶樓的點心,同時也是廣東人每逢過年時必備的賀年糕點之一。除廣東以外,蘿蔔糕在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地區亦甚為普遍,當地華人以閩南、潮汕語稱之為「菜頭粿」(英文:Chai tow kway 或翻譯作:Fried carrot cake)。
製作蘿蔔糕的方法一般以白蘿蔔切絲,混入以粘米粉和玉米粉製成的粉漿,再加入已切碎的冬菇、蝦米、臘腸和臘肉後蒸煮而成。
傳統粵式茶樓的蘿蔔糕一般分為蒸蘿蔔糕和煎蘿蔔糕兩種。蒸煮好的蘿蔔糕,加上醬油(廣東人稱之為豉油)調味,便是蒸蘿蔔糕。而煎蘿蔔糕則是將已蒸煮好的蘿蔔糕切成方塊,放在少量的油中煎至表面金黃色即成,還可以選擇蘸上甜醬、芝麻醬或辣醬作調味。
而新、馬地區的「菜頭粿」通常以炒蘿蔔糕的方法為主。做法則是將已蒸煮好的蘿蔔糕切成小塊,再以甜醬油、蔥花、雞蛋、蒜粒一拼放到油鍋中炒熱便成。近年,一些新興的粵式茶樓亦同時加入這種炒蘿蔔糕作為點心,做法一般以XO醬炒製而成。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維基百科,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獅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