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10秒有兩人得到糖尿病,有一人因糖尿病死亡,目前台灣盛行率是9.2%,幾乎每10位台灣人就有1人罹病,但高達80%糖尿病可透過飲食與增加體能活動預防。
美國哈佛大學以10萬名女性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長達2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全穀類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愈多,糖尿病風險愈低;每日增加兩份全穀類攝取,糖尿病減少21%。若每日以50公克糙米取代白米,可減少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達16%。
由於糙米去除米糠與胚芽後成為白米,許多纖維、維他命與礦物質在加工過程中流失,而精製加工食物會增加升糖指數,讓碳水化合的吸收效率更好,不利於血糖調節。
植物油以氫化方式處理後,會轉為半固態的「反式脂肪」,常見於油炸油、烘焙酥油、奶精等。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反式脂肪攝取愈多,糖尿病罹患率愈會伴隨血脂異常與心血管疾病增加。
每日攝取一至二份含糖飲料的人,與不喝飲料的受試者比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26%。含糖飲料增加熱量攝取,液體流質食物缺乏飽足感,飲料攝取不會使其他食物攝取量減少,易造成脂肪肝。
挪威奧斯陸大學分析研究,紅肉攝取較多的人,第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是攝取較少者的1.21倍 ;加工肉品吃得多,相較於吃得少者,第二型糖尿病發生風險是1.41倍。紅肉與漢堡肉、培根、熱狗等加工肉品攝取量,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正向相關,原因是飽和脂肪攝取量太多,而加工肉品偶含亞硝酸鹽類,對胰島細胞有毒性,影響胰島素分泌。
吸菸也會增加糖尿病風險。美國調查發現,持續吸菸者與不吸菸者比較,增加31%糖尿病風險,吸菸會增加腹部脂肪堆積,造成鮪魚肚。
動物實驗發現,尼古丁會造成胰島細胞功能障礙,減少胰島素分泌。過量飲酒也會增加糖尿病發生率,同時飲酒與吸菸則有加乘傷害。
增加體能活動可減少糖尿病發生,眾所皆知。美國護理人員健康研究追蹤發現,每日增加兩小時看電視或坐著工作,分別增加14%與7%的糖尿病風險;若是每日增加2小時做家事或1小時健走,可減少12%與34%糖尿病風險。少看電視、多運動,就離糖尿病愈遠。
大陸在八十年代針對糖尿病前期患者,透過飲食衛教,增加蔬菜攝取,減少酒類與糖類,鼓勵肥胖過重者減重甩油,同時增加休閒運動,追蹤觀察6年,可減少51%糖尿病;研究結束後追蹤14年,曾經努力改變生活型態者,也還可減少43%的糖尿病。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聯合報/黃信揚 醫師 專文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839966.shtml,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