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衛生署公佈國人97年的三高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台灣男性三高高於女性,但40歲到50歲之後女性高於男性。自91年到96年,台灣15歲以上的國人,新增49萬人罹患高血壓,新增37萬人罹患高血脂,新增13萬人罹患糖尿病。
三高是什麼?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三高的意義,其實「三高」中的血壓、血脂中的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及血糖,即是所謂代謝症候群中很重要的四個危險因子。而在三高產生的更早期,可能是肥胖,特別是腹部肥胖及胰島素阻抗。肥胖可說是本世紀最嚴重的問題。由於人類文明的進步、生活的富裕,全世界肥胖的盛行率不斷攀升,肥胖除了產生心肺功能的障礙及許多癌症的產生,也與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的診斷
根據美國膽固醇教育學會亞洲定義,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高血壓≧130/85毫米汞柱,三酸甘油酯≧150mg/dl,高密度膽固醇女性<50 mg/dl、男性<40 mg/dl,空腹血糖≧100mg/dl中五項有大於等於3項危險因子,可診斷為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中,比較早出現的是腹部肥胖及血脂異常部分,血糖異常出現較晚,血壓則受多方因素影響變異較大。
代謝症候群與疾病的相關
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將來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發生率約2-3倍,增加糖尿病發生率約3倍,死亡率也會增加2-3倍。而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糖尿病又會增加腎臟病的風險。再者,台灣人相較於全世界是屬於較易得代謝症候群的體質,中研院研究顯示,在相同的肥胖程度下(相同的身體質量指數),台灣人的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三酸甘油酯的流行率比白人高。幸運的是,代謝症候群是一病前或疾病較初期的狀態,預警我們健康亮起黃燈,若介入得早,可以預防之後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發生。
防治代謝症候群的秘訣─減重及運動
而說到防治,可說是知易行難,但是只要願意開始努力改變生活習慣,就會對將來的健康有益。其秘訣在於「減重」及「運動」,若能減少5-10%的體重,代謝就會得到改善。要減重無捷徑,就要少吃多動。少吃也是有秘訣的,原則是高纖、低糖、低油,特別是要避免動物性脂肪、反式脂肪酸;另外我們要小心隱藏高熱量的食物,如:過多的水果、果汁、醬料及含糖飲料,常不知不覺就攝取過量還覺得吃得很少。運動的時間則根據是要達體適能的目的、控制血糖或減重而有所不同。若要達到減重,則需每次45-60分鐘,一週4-5次的運動量才夠。
改變生活習慣 全家一起來
目前也認為青少年肥胖會增加將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由於成年的肥胖大多始於青少年,青少年的肥胖也與其家中成員的肥胖成正相關,顯示遺傳與環境的影響皆存在。遺傳的部份無法改變,但生活習慣的因素,如:飲食及運動,是可以全家一起改變的。希望為人父母一起正視並參與防治肥胖及代謝症候群對將來健康的威脅,健康的生活,全家一起來!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嘉義基督教醫院 游慧宜 醫師專文http://www.cych.org.tw/cych/carecenter/show.asp?c_id=113,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