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毒物在體內的代謝或生物轉化過程通常分為兩相,其一主要通過氧化、還原和水解反應,增加毒物分子的極性和水溶性,同時也改變其結構上的某些功能基團,使原毒物減毒、解毒或活化增毒,甚至致癌。
第二重是結合反應。結合反應可遮蓋毒物分子上某些功能基團,改變作用,且可改變其理化性狀和分子大小,增加水溶性,有利於排出體外,因而多為減毒滅活反應。
但結合作用需要消耗能量,才能完成。因此,結合作用的好壞,常與肝臟等組織中營養物質代謝和供能情況有關。而肝臟代謝化學毒物的作用中,穀胱甘肽GSH)和金屬硫蛋白扮演了重要角色。
穀胱甘肽是由穀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組成
半胱氨酸殘端有-SH基,是一種強親核性物質。外源毒物經代謝活化後,產生親電子代謝物,既可成為生物大分子的進攻對象,改變細胞內生化環境和細胞結構,使細胞嚴重受損乃至死亡,或形成無毒的GSH與毒物的結合物,再經代謝後,形成惰性產物排出體外。
GSH可通過一系列酶,抑制脂質過氧化的啟動或終止過氧化的發展,從而阻斷新自由基的產生,這是其間接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其直接作用是GSH與自由基的結合。
金屬硫蛋白的解毒作用-金屬硫蛋白(MT)與某些二價金屬的解毒、代謝、蓄積有一定的關係。動物體內的MT主要在肝臟中合成,在血液、腎臟中存在,是一種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蛋白質。
將重金屬給予動物時,將在肝內誘導合成更多的MT並與金屬結合,使金屬暫時失去毒性作用,因而發揮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解毒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中國時報 醫藥保健 孫安迪醫師 專文,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