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或阻止病患肺功能進一步惡化,乃目前治療方針的第一步,而只有戒菸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台灣,依據衛生署的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上氣喘,目前只列名死亡原因的第10位,這可能是因為國人對此疾病的認識不足,以致死亡證書未確實填寫而造成低估。其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對國民健康及社會經濟造成之影響不容低估。
症狀:主要症狀為慢性咳嗽、有痰,並有活動性氣促;隨著時間的進行,病理上表現出慢性肺部發炎,造成呼吸道氣流阻塞。
成因:所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一般俗稱的肺氣腫或是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與吸菸行為關係密切的疾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王鋒杰表示,事實上,慢性阻塞肺疾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是不完全可復原並且是持續進行的疾病;這與一般的支氣管哮喘不同,因為哮喘造成的呼吸道氣流阻塞是可回復的,在病患的肺功能異常後,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對運動耐受力造成嚴重的影響。
治療:病患往往需要長期服藥,以改善症狀,並應避免併發症產生。但肺功能仍將持續惡化,無法回復正常,以致長期呼吸困難,造成晚年生活品質低落,甚至需與氧氣為伴,甚或需藉助呼吸器幫助,以留一口氣在。更甚者,英年早逝。
預防:王鋒杰說明,根據臨床研究發現,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為吸菸,包括二手菸的危害,約有15%的吸菸者會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雖然醫學科技的進步一日千里,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雖有進一步的了解,並且已有多種藥物能有效治療病患的症狀,但目前仍無藥物可減緩肺功能之下降.。
王鋒杰認為,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或阻止病患肺功能進一步惡化,乃目前治療方針的第一步,而只有戒菸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研究顯示,吸菸者肺功能退化的程度是一般正常人的3~4倍,唯有戒菸,能減緩病患肺功能衰退的速度,回復到一般正常人的狀態;除此之外,病患必須配合醫療團隊建議,規則用藥,並配合復建治療及營養諮詢,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氣喘
氣喘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哮喘,剛開始很容易被誤判為感冒,輕微氣喘時會有感冒、胸口感到悶悶的、上氣不接下氣、呼吸聲音很大等症狀;嚴重時呼吸急促,甚至無法說話,並會造成恐慌,當然,最嚴重的症狀就是窒息。
成因:王鋒杰表示,大部分的氣喘和過敏體質有關,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螨、花粉、動物的毛屑(如貓、狗)、細菌、黴菌、二手菸、化學揮發性物質、食物(如海鮮、花生)、某些食用色素、藥物、香水等等;另一方面,疲勞、壓力過大、運動、季節變換之際(溫差大)、冷空氣的刺激等等,也可能會造成氣喘,每個氣喘患者的狀況都不太一樣。
症狀:由於氣喘會使患者肺部的氣管收縮,導致哮喘症狀發生,那是因為患者的呼吸道在受到過敏原或其他的物理化學因子刺激之後,產生過度激烈的反應,使呼吸道的平滑肌發生痙孿、粘膜水腫、粘液分泌過多,導致呼吸道管徑變小,而產生咳嗽、喘嗚以及呼吸困難的氣喘症狀。
治療:王鋒杰建議,病發時不妨先嘗試著噘嘴式呼吸,也就是先吸一口長氣後,嘴呈吹蠟燭狀,再慢慢吐氣,使吐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以減輕呼吸不適的症狀;再使用快速緩解氣喘藥物,同時,要遠離過敏原,休息30分鐘至1小時,若無改善時,就要趕快就醫。
目前大部分氣喘病患都使用2類氣喘控制藥物,一是病發時皆需要快速緩解氣喘發作藥物,以及每天使用的預防藥物,以保護肺部及預防氣喘發作;同時,氣喘患者平時務必遵照醫囑服藥,定期門診複檢,了解病情,才能遠離氣喘威脅。
預防:一般來說,氣喘患者皆以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治療為主。臨床使用的類固醇為吸入性噴劑,主要作用在肺部,不像口服類固醇會出現水腫、月亮臉等全身副作用;患者使用後,只要學會正確漱口,吸入性噴劑的劑量以微克(μ g)為單位,相較於口服以毫克(mg)為單位,兩者相差1000倍,所以噴劑在臨床報告上幾乎沒有副作用。
不過,醫師提醒,平時不可擅自停藥,需遵照醫師指示,最少需要治療3至6個月,若擅自停藥或沒有按時用藥,則容易因過敏原的接觸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刺激,造成反覆或更嚴重的發作,甚至危及生命。
肺癌
王鋒杰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近20年來全世界的癌症死亡率正快速上升中,其中以肺癌的死亡率增加最快;另外,根據台灣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癌症在國人10大死因中排名首位,平均每4位就有1位是因為症症而過世。
雖然統計上男性是以肝癌為主要死因,但肺癌卻緊追在後,就女性來說,肺癌已經成為頭號殺手;若以年齡層來分析,肺癌患者以往大多在40歲以上,但近年來年齡有往下降的趨勢,對社會結構的衝擊非常大。
成因:令人擔憂的是肺癌的致病原因,目前尚未十分了解,一般認為空氣污染和吸菸,是促使肺癌罹患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吸菸的量愈多,時間愈久,導致肺癌的危險性也就愈大。有研究指出,不分男女,吸菸者得到肺癌的機會為不吸菸者的10倍以上,其他如二手菸、家族史、熱焦油煙氣、放射線、石棉、空氣污染等等,也都是導致肺癌的原因。
症狀:一般來說,在癌症中,被稱為最難搞的「肺癌」,通常是指「支氣管原發性癌」,就是由支氣管長出之鱗狀上皮細胞、腺上皮細胞,或是未分化細胞所組成的惡性腫瘤,如小細胞癌。
除此之外,周圍型肺癌早期是無症狀的,而最初見的症狀是癌腫生長引致的刺激性咳嗽,大多為乾咳或有少量白色泡沫痰,而吸菸的病患又會有輕微咳嗽,經常被忽視;另一個常見的早期呼吸道症狀是血痰。
而腫瘤長大會造成不同程度的阻塞,病患會有胸悶、哮鳴、氣促等症狀;而支氣管阻塞可併發肺部炎症,病患可有發燒、痰量增多、粘液膿性痰等症狀。輕度胸痛在早期肺癌病例中也相當多見,劇烈的胸痛往往提示,腫瘤已直接蔓延至胸膜和胸壁組織,癌症已經進入晚期了。
治療:王鋒杰解釋,值得重視的是,肺癌治療效果非常不好,所以預防肺癌的方法,只有在預防其形成上努力。
預防:臨床統計指出,肺癌病患年年增加,而目前在診斷方面仍不能有效地早期偵測肺癌,治療成果也不能突破;尤其在台灣的肺癌病人,整體的5年存活率仍停留在5%左右,因此一般防止肺癌不容易。
所以,在真正致癌的原因未知之前,除了勸導民眾積極戒菸、定期體檢之外,應鼓勵並投資有關台灣的肺癌之研究,以期找出真正致癌原因,得到最佳的預防效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常春月刊 300期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常春月刊 300期,張世傑專文(本文諮詢專家為王鋒杰醫師),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