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可說是每個小朋友在二歲前最常到醫療院所的原因了!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直接、最有效和經濟的方法,可以有效隔絕傳染病,其防治效果,實為二十世紀以來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疫苗其實是整個病原體或者是病原體的一部份,透過不活化或者是減輕毒性的過程,加入安定劑、佐劑製造而成。
從免疫學的觀點來看,所謂的疫苗接種,就是將疫苗製劑接種到人體內,藉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製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體或相似病原體的抗體,使人體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讓人體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疫苗接種可以分為「被動免疫」及「主動免疫」。「被動免疫」是指將對抗某特定病原體的抗體直接注入人體內,壓制病原體的活動力以產生治療保護的效果。這些抗體可以從具有免疫力的個體血液中純化,或者經由生化合成的方式製造。由於抗體不可重複使用,且會受到體內自行代謝分解,所以保護效果只是暫時的。
每個小朋友出生的時候都有接受來自母體透過胎盤傳送而來的抗體,這其實就是一種「被動免疫」的過程,只是隨著時間增加,來自母體的抗體漸漸消失了,這時候小朋友就須自行產生抗體,以「自發」的免疫反應辨識外來物,才能予以記憶並持續製作抗體抵禦外來病原體的侵犯,這種過程就稱為「主動免疫」。
「主動免疫」的過程裡,疫苗可以透過刺激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或兩者兼具的方式誘使人體產生免疫力。在人體內,與疫苗交互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血液中的淋巴球。人體內的淋巴球分為兩種:T淋巴球和B淋巴球。疫苗接種之後,B淋巴球會受到刺激,進而製造對抗該病原體的抗體。如果B淋巴球有T淋巴球(特別是輔助型T淋巴球)的幫忙,就可進行抗體轉換,將原始的IgM抗體轉為IgA及IgG抗體,使抗體功能更好、親合力更高、保護力更持久。如疫苗能同時誘發T淋巴球與B淋巴球反應,稱為「T淋巴球依賴型疫苗」,這類疫苗通常都接合一部分蛋白質,可以在小朋友更小的時候就誘發很好的免疫反應,產生免疫記憶,在未來遇到相類似的病原體時,能很快再次製造出抗體。如疫苗能只能誘發B淋巴球反應,就稱為「非T淋巴球依賴型疫苗」。通常這類的疫苗在小於二歲的小朋友所能誘發的免疫反應不佳,效果較短暫,也沒有長期免疫記憶。
舉例來說,最常侵襲小朋友的肺炎鏈球菌,早期的23價疫苗只含有肺炎鏈球菌的多醣體,只能誘發B淋巴球反應,無法施打小於二歲的幼童,效果短暫,也沒有長期保護效果。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的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合上蛋白質後,已經可以施打於二歲以下的幼童,效果及親合力更高、保護力更持久、更可以降低鼻咽部肺炎鏈球菌的帶菌率,達到群體保護的效果。
現在的小朋友可說是愈來愈幸福了!除了多合一疫苗讓小朋友能減少挨針的痛苦之外,疫苗的種類愈來愈多,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在政府、醫療專業人員及家長的三方配合之下,台灣疫苗接種的普及率在全球可是名列前矛的。由衷的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健康幸福的長大!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高醫醫訊月刊 第二十九卷第四期 洪志興 醫師專文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809/16.htm,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