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
黃精
芡實
桂圓
高粱米
鯽魚
鮪魚
韭菜
冬瓜
豆豉
榛果
迷迭香
咖啡
椰子
荔枝
五味子
草魚
【優雅玩廚】愛吃水果又怕壞,一招讓妳享用久久
我的Costco必買No.1
臺中榮民總醫院積極推動再生醫療 軟骨修復,一次搞定!助病患再創「膝」望
全力衝刺,「異」起改變 導入智慧醫療 「ADCT異位性皮膚炎控制工具」助醫病溝通提升問診效率 / 2020.12.09
台北訊
阿俊(化名)23歲,從小就患有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高中病況嚴重時,常半夜搔癢難耐抓到破皮、床單染血,最後竟直接衝進浴室用熱水沖臉。甚至因為運動流汗會讓病灶更嚴重,只好放棄熱愛的籃球。由於長年病情反覆,一直無法有效控制疾病,阿俊回想過往治療經歷,常有看不到盡頭的無助感。所幸經醫師建議開始生物製劑治療,穩定用藥後異位性皮膚炎大幅獲得改善,如今已是一名健身教練,不僅可以做自己熱愛的工作,個性也變得開朗許多。....<詳全文>
親子衝突不斷 直升機父母爆出憂鬱症 面對新世代 父母自救5招 / 2020.10.29
書田診所 精神科主任醫師 施佳佐
51歲男性,高階主管,近一年來憂鬱、提不起勁、無心工作、胃口差、變瘦、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慮的情形愈趨嚴重,工作常出錯,妻子陪同前來就診。問診得知21歲兒子不適應對外的世界,只喜歡上網宅在家,生活作息混亂,目前大學休學中。個案因過度關注兒子的一舉一動,擔心兒子未來的出路,自我要求非高的他心底無法釋懷兒子的失敗,想要掌控卻又無力,每日叨念不停,親子衝突不斷關係惡化,深陷憂鬱症之苦。....<詳全文>
《藏翼天使 ‧ 展翅曙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希望 渴望展翅高飛的靈魂 獨自與疾病奮鬥 期盼治療重拾夢想 / 2020.06.17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是全世界的遺傳性疾病,據全球估計,每9,000-10,000名新生兒就有一名罹患此症。SMA患者會隨著時間逐漸惡化,因此對患者及家屬來說,及早控制,維持運動功能就是最大的考驗。根據國際臨床試驗發現,患者若能盡早用藥,可望維持或改善運動功能發展。而健保署正式公告,第一個SMA用藥將於109年7月1日開始納入健保給付,嘉惠將近一成的現存病患。....<詳全文>
防疫壓力引焦慮讓媽媽們好傷神! 職業婦女求診數增加 知名中醫師依草藥典籍《本草綱目》推薦6年根高麗蔘補氣 舒緩焦慮 營養均衡、睡眠充足、6年根高麗蔘浮小麥大棗湯 打造女性日常調理 / 2020.05.06
陳潮宗中醫診所
以中醫學記載,最早可追溯至草藥集大成的《本草綱目》,其中記載蔘類食材可增強體力、安神益智,有大補元氣之效。而6年根高麗蔘經過6年生長充分成熟,為營養最完整的人蔘,蒸氣蒸熟後乾燥,熟用補性更佳。對此,李郁佳醫師補充:「人活動的體力來源基本元素之一就是氣,當氣順利推動人體生理運作,情緒就能比較開朗舒暢,身體相對健康。....<詳全文>
台灣十大癌症之首肺癌 8年來死亡率首度下降、存活率成長近兩倍 搭配基因篩檢精準治療 減少副作用並且提升存活率 / 2020.04.28
台灣癌症基金會
積極參與國際醫療臨床試驗 跨團隊合作提供更好醫療品質 台灣健保嘉惠肺癌病患 肺癌治療與國際接軌 目標2025年肺癌存活率倍增 幫助更多肺癌患者....<詳全文>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40周年公布2020糖尿病防疫新觀念「控糖三二一」 糖尿病患及早預防心腎併發症超前部署避免感染引發重症風險 / 2020.04.23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灣已確診426例,近期敦睦艦隊新增確診案例,顯示疫情仍持續潛伏、可能爆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防疫將成為日常觀念、須從每個人做起,由於死亡案例幾乎都合併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學會也特別提出糖尿病防疫新觀念:「控糖三二一」,呼籲糖尿病患應同時注意控糖達標、預防性控制和監測心衰竭併發症、腎臟惡化的風險,遠離威脅。....<詳全文>
親子衝突不斷 直升機父母爆出憂鬱症 面對新世代 父母自救5招 / 2019.10.29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
蛋蛋變硬 竟是睪丸癌 / 2019.10.17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洪峻澤
江先生,33歲,育有一子,一個月前發現右側睪丸變硬,不痛不癢,大小似乎也沒變,擔心有病變前來就醫。門診觸診發現兩側睪丸大小差不多,但右側質地變硬。陰囊超音波確認是右側睪丸腫瘤,正常睪丸組織已被推擠到旁邊。抽血檢測三種睪丸腫瘤標記(AFP,β-HCG,LDH)在正常範圍。由於睪丸腫瘤多是惡性,依據標準治療程序,從鼠蹊部施行右側睪丸根除手術,病理化驗結果是典型精母細胞癌。因腫瘤僅3公分且侷限在睪丸內、腹部電腦斷層檢查亦無淋巴轉移,是第一期,只需密切追蹤即可,暫不需放療或化療。....<詳全文>
慢性攝護腺炎作怪 猛男變弱雞! 精蟲乏力恐不孕! / 2019.09.24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杜元博
26歲男性,近一年來頻尿、尿尿熱刺痛、尿道口有異物感的症狀反覆出現,起初以為只是憋尿造成泌尿道感染,吃藥有好轉但停藥又復發很困擾。由於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忙碌加上憋尿,導致會陰部及陰莖處時常有突發性的劇烈刺痛感甚至合併小弟弟痙攣不停,排尿常要等待數十秒以上才能解出,且性功能明顯變差,擔心命根子出問題,前來就診。....<詳全文>
長期貧血又腹脹 幽門桿菌作怪? / 2019.09.10
書田診所 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
28歲的張先生,每年都會安排健康檢查。這幾年有稍微貧血的情形,因為無其他症狀所以沒有就醫檢查。最近一個月感覺容易腹脹、難以消化的情形至腸胃科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在胃靠近幽門的地方有廣泛性的發炎,表面形成類似雞皮疙瘩般結節狀變化,十二指腸也有潰瘍過的疤痕。....<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