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乃是常見之腸胃性疾病,確實發病率較難以估計,因為部份患者並無任何症狀,不會就醫。有症狀者約佔總人口之10%,大部份以上腹部疼痛,可在餐後發生,尢其是胃潰瘍,或空腹時較有劇烈疼痛,則以十二指腸潰瘍較多。在時間方面,有突發性或有持續數星期,甚至一個月以上。開始時症狀不明顯,當潰瘍變大加深,症狀顯著,甚至痛感傳導至背後,同時會併發胃酸分泌過多,惡心,嘔吐,燒心之感覺,久而久之食慾減退,身體消瘦。在年齡層方面,胃潰瘍都以年長者較多;十二指腸潰瘍則多是年青者,生活壓力大者較易得,尤以夜間腹痛常見,因分泌過多之胃酸刺激胃壁所致。
持續不癒之潰瘍有以下三種警訊,宜提高警惕:
(1)出血性潰瘍導致排黑便。
(2)幽門阻塞常有反覆嘔吐,腹脹等症狀。
(3)突發性腹痛有可能是潰瘍穿孔導致腹膜炎。
以上三者在長期消化性潰瘍不癒合時,較易出現,宜多加注意,必須即時予以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消化性潰瘍之形成,大概跟平日是否有經常服用非類固醇止痛劑、治療心臟血管之亞士匹靈以及喝酒、抽煙等習慣有關。除此,來自精神方面的壓力,例如考試、更換新工作、家庭變故等,亦是造成潰瘍一大誘因。
一九七○年代早期,一般認為潰瘍完全是因為胃酸分泌所致,所以治療重點放在抑制或中和胃中過多之胃酸。所以常採組織胺阻抗劑,但發現部份潰瘍很頑固,舊疾不易癒合,或反覆復發。在最近,1982年後,澳洲內科及病理醫師發現,胃部竟然有細菌存在,甚至把這種幽門螺旋桿菌吞下,可導致胃炎、糜爛及潰瘍,讓人們對以往認為在這種酸性的環境下之胃壁不易生長細菌之觀念改變,從而開始研究此菌種對潰瘍之影響。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一般人可以產生胃竇炎,並使血中胃激素刺激上升,進而刺激胃體及胃底部之壁細胞分泌胃酸增加,造成十二指腸炎,最後形成潰瘍。所以在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之患者,58-94%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部發炎是全胃瀰漫性的胃炎,尢其是胃竇及胃體部小彎最為嚴重,而且常有腺體萎縮及腸化生,因為胃黏膜的防禦能力降低,致使胃酸不高也會造成胃潰瘍,所以往後使用抗生素合併質子幫泵阻斷劑,可達到治療一些頑固性之消化性潰瘍。
如何得知有否細菌感染,一般症狀上有口臭,但精確認定方法,可在做胃鏡時加做切片,作尿素酸試驗,呈陽性者,則被視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當然還有很多方法檢驗有否感染此細菌,例如抽血測試此細菌之抗體,雖然方便,但卻無法代表目前正在感染,而且在正常健康人中,有60-79%會呈陽性反應。所以不具代表性。在治療上可用二合一或三合一治療法,一到兩星期細菌被清除後,潰瘍亦隨之癒合,而且復發率下降,如此才能真正把消化性潰瘍治癒,此乃目前治癒頑固性潰瘍之最新方法。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振興醫院 譚振熀 醫師專文 http://www.foodcare.com.tw/search_teacher.aspx?kwd=%u8B5A%u632F%u7180,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